先进发动机控制技术国际课程(AECS2013)于10月24-27日在天津大学召开。为了使硕士生拓展视野和进行有效的基础能力训练,天津大学2013级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生必修课《内燃机电控原理与应用》与先进发动机控制技术国际研讨会进行了有机融合,变革为先进发动机控制技术国际公开课(AECS2013)。本次国际课程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典、中国的共七位教授就内燃机及车辆的核心系统的控制问题就行授课。课程除了天津大学2013级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的85名硕士研究生参与之外,还有来自潍柴动力、长城汽车、英飞凌、成都威特、上海汽车、一汽技术中心、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北方发动机研究所、东风汽车等10余个国内企业,以及同济大学等国内高校的50多名工程师和学生参加。
七位教授与全体学生的合影
此次国际课程主要围绕先进发动机及车辆的关键系统的控制问题而展开,包括燃油系统控制、空气系统管理、燃烧控制、后处理控制、失效检测和在线诊断、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控制以及电控单元,共七大部分。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美国休斯顿高级研究中心、英国拉夫堡大学、天津大学的共七位教授根据相关主题的进行全英文授课。老师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课内容中既包含基础理论的知识,也包含了国际上的前沿动态。其中控制和应用实例的分析更是加深了大家的对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在这次公开课中,不管是学生还是企业工程师,都可以根据自身要求各取所需,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帮助。就关注较多的内燃机复杂空气系统的控制问题而言,林雪平的Lars Eriksson教授系统地讲授了空气的结构、原理和模型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分析复杂空气系统的控制难点,以及基于扭矩控制架构的特点,发展出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并就平均值建模方法、电子阀门的控制,以及VGT/EGR控制给出了详细的示例。
林雪平大学的Lars Eriksson教授讲授空气系统原理和复杂性
在本次课程中,课程中场休息时间,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们进行交流。这种积极互动的开放式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拉夫堡大学的Richard Stobart教授所讲授燃油系统激发了学生和企业工程师的兴趣。从轨压传感器的布置到分缸计算方法的工程实施问题,分区燃油喷射模式控制的原理性问题,以及喷油控制对燃烧、排放影响的学术性问题都进行了广泛地讨论。课程结束后,每位老师还分别根据各自的授课内容给了一道开放式的考题。有助于大家从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Stobart教授和Tunestal教授与学生讨论问题
本次课程深入落实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根据授课内容为上课同学设立共6个相关课程项目,由17个项目小组竞争性申报和实施,包括扭矩和空气系统的管理、燃烧控制系统的状态反馈设计、柴油机后处理控制、lambda传感器的在线诊断、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的设计、柴油机共轨直喷系统执行器的控制。每个项目都是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的,各有特色和侧重点。比如,空气管理项目给出了基础模型和初步控制器,在此基础上让同学能够感性地了解空气系统的控制特征和难点,理解控制方法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发挥创造性思维以及资料查阅,对已有的控制算法进行改进。lambda传感器的在线诊断项目,则要求学生建立起空燃比模型,设计诊断算法包括决策逻辑等,最后自己设计几种方法进行检测。而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的设计项目则只是给出项目目标,和项目实施的原则,要求同学根据授课中展示的控制器设计的实例,参考目前常用的基于规则和动态规划的控制方法,完全自由地选择所突破的问题和创新点,更强调同学发现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和组队。经过项目申报和调整,此次课程成立了共17个项目小组,其中包括来自天津大学的14个项目组和来自企业的3个项目组。在每堂课程的最后,项目的指导老师都会与项目小组的成员们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学生们在过去项目启动一周的时间里,对项目的理解以及现在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学生们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方向上的指导和帮助,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这种互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能真真切切地参与到项目中。开放式的项目则给学生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时间节点的项目进度安排,则要求学生们时时刻刻要有合作精神,分工合作,真正发挥团队的智慧。项目将于12月中旬进行汇报,包含全英文的文字报告和全英文的口头报告。
黄博士给学生们的精彩讲解
课程最后,参与者对本次国际课程提供了反馈意见。对课程的内容和全英文的授课方式,以及学以致用的项目组织和管理方式,大家都表现了强烈的兴趣。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表达了对明年AECS殷切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