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无人驾驶汽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5月14日,一场特别的科普活动在天津市河西中心小学三年级教室里火热开展。来自天津大学智能网联汽车科普基地的宋康副教授,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名为“呼啸而来”生动的无人驾驶车辆科普课。
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王昕老师首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天津大学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概况,让同学们对这个致力于科研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高水平实验室有了初步了解。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天津大学原校长史绍熙院士创建,于1986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开始建设,198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我国内燃机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向国家“能源安全、绿色低碳、动力强国”的重大战略,开展高效内燃动力燃烧与排放、净零碳动力能源转化与利用、先进动力系统集成及智能化的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宋康副教授介绍了天津大学智能网联汽车科普基地的相关情况,智能网联汽车科普基地是天津市首个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主题的科普基地,也是我国首个设立在高校内的智能网联科普基地。该基地依托于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大学无人驾驶交叉研究中心,拥有2万平米的智能驾驶试验场,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多种智能设备集群。此外,科普基地面向全校招募了来自全校的30位专家教授和200余名学生志愿者,通过科普讲座、参观讲解、沉浸式驾乘体验等多种方式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科普服务。
随后,宋康副教授通过精心准备的视频和富有感染力的演讲,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解了无人驾驶车辆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他用简单的乘除法教学,与同学们一起计算车辆的速度,将复杂的技术问题转化为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科研的乐趣。宋康副教授强调:“路虽远行则将至,这些基础知识虽然简单,但它们是未来科研创新的基石。”他的话语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学们对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点云图等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的常用名词有了初步的了解。
课堂上,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活跃,他们踊跃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宋康副教授耐心解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讲述得生动形象,并为回答问题的同学们发放了天津大学纪念品。
除了精彩的科普课堂,科普基地的工作人员利用课间十分钟为同学们展示了由天津大学无人驾驶交叉研究中心参与研发的机械狗。机械狗拟人的形象和动作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和关注,通过和机械狗的游戏互动,加深了他们对智能技术的认识和兴趣。
此次科普讲座不仅为小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前沿科技的机会,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天津大学智能网联汽车科普基地和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老师们,用实际行动为青少年科学教育做出了贡献,也为社会科普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