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单位概况
  • 科学研究
  • 科研队伍
  • 人才培养
  • 开放交流
  • 运行管理
  • 党建园地
  • 校友风采
    • 实验室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历任主任
    • 历史沿革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 院士风采
    • 师资力量
    • 人才引进
    • 研究生
    • 博士后
    • 开放课题
    • 仪器设备
    • 数据共享
    • 内燃动力全国
      重点实验室联盟
    • 科普基地
    • 管理制度
    • 管理团队
    • 支部介绍
    • 支部动态
    • 特色活动
    • 学习专栏
    20140530期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通知
    发布时间: 2014-05-28 17:34

    学术报告:民用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燃烧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报告时间:5月30日,上午10点00分

    报告地点: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层会议室

    报告人:彭志军 教授

    报告人简介:

    英国赫德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汽车发动机专家,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期从事汽车发动机燃烧技术、动力总成的节能与低排放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动力总成的系统标定与发动机设计验证等方面的研发工作,曾任福特汽车公司欧洲研发中心动力总成高级工程师。现为赫德福德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组主任、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车辆工程师学会会员、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员、大学内燃机集团赫德福德会议召集人、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学术评定委员会和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

    报告摘要:

    民用航空发动机,最具代表性的是干线和支线民用飞机所广泛使用的先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与车用发动机相比,民用航空发动机有着自身独特的设计技术,在“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舒适性”( 简称“四性”) 等方面有特殊需求。在排放控制方面,民用航空法规要求下一阶段NOx排放要达到超超低排放目标,即比CAEP/6 (Committee on Avi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6)低75.0%以上的,这样决定了这方面的研究也需要利用燃烧数值模拟和光学诊断等先进工具,对燃烧室内喷雾、混合、流动、燃烧及它们之间的非定常相互作用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本报告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展望民用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燃烧室技术的发展方向,基于污染物生成机理及控制原理介绍富油和贫油燃烧的污染排放控制方法,包括富油-?n熄-贫油燃烧(RQL)、贫油预混预蒸发燃烧(LPP) 和贫油直接喷射燃烧(LDI)等3 种低污染燃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将分析新一代民用航空低排放燃烧室技术目前所达到的低污染排放水平。报告还将针对目前已经应用于型号并取证的采用贫油燃烧技术的双环预混旋流器燃烧室(TAPS),阐述其实现NOx排放比CAEP/6标准低50.0%到65.8%(达到了超低排放水平)的燃烧技术机理。

     

     

    博士后开题报告:基于混合气分层与燃料化学活性控制的内燃机燃烧理论研究

    报告时间:5月30日,上午11点00分

    报告地点: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层会议室

    报告人:张  帆 博士

    报告人简介:

    Education:

    July 2007;  Bachelor Degree;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July 2009;  Master Degree;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October 2013;   Ph.D. (Engr); Division of Fluid Mechanics, Energy Sciences Department, Lund University, Sweden

     

    通讯地址: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 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邮编:300350 版权所有: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