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单位概况
  • 科学研究
  • 科研队伍
  • 人才培养
  • 开放交流
  • 运行管理
  • 党建园地
  • 校友风采
    • 实验室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历任主任
    • 历史沿革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 院士风采
    • 师资力量
    • 人才引进
    • 研究生
    • 博士后
    • 开放课题
    • 仪器设备
    • 内燃动力全国
      重点实验室联盟
    • 科普基地
    • 管理制度
    • 管理团队
    • 支部介绍
    • 支部动态
    • 特色活动
    • 学习专栏
    远程+线上,在家也能玩转内燃机
    发布时间: 2020-04-21 09:49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改变了高校的授课与实验教学模式,为解决疫情期间的内燃机实验教学难题,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采用线上虚仿+远程操作方式,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实验教学课程。

    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期重视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建设,自主开发的“内燃动力装置燃烧与热力循环虚拟仿真实验”2018年度被认定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该实验项目包括示功图测量、汽油机燃烧、柴油机燃烧、气体流动等多个模块,目前已为国内外众多高校的2万余学生提供共享服务。疫情期间,实验中心通过示范运行,组织学生线上登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完成《内燃机原理》、《工程热力学》等课程示功图测量、发动机燃烧特性等多个实验内容,不仅让学生体验了内燃机实验的操作流程,完成了教学实验的要求,而且避免了传统内燃机实验过程中尾气、噪声等可能对身体产生的危害。

    QQ截图20200415185953 

    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测试柴油机火焰、碳烟和温度的发展过程

    由于发动机虚拟拆装实验平台教学资源包存储量大,对电脑硬件要求较高,正常情况下虚拟拆装实验需在综合创新实验室工作站上完成。为响应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实验中心的许之兴与岳利可两位青年教师,利用综合创新实验室的工作站,通过开放远程控制方式,共享设备ID,使学生在家即可操作实验室工作站,顺利完成了发动机虚拟拆装实验。

     

    实验示范中心开放远程控制的计算机及拆装软件

     

    学生通过远程控制综合创新实验室工作站进行发动机虚拟拆装

    虚拟仿真实验是“互联网+教育“中新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其独特优势日益明显。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顺应社会科技发展潮流,充分利用科研资源优势,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进,持续迭代、扩展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资源,建成运行的内燃动力装置燃烧与热力循环虚拟仿真实验和发动机虚拟拆装实验平台,在疫情期间的实验教学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到了巩固课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效果。

     

    通讯员:机械学院 许之兴 岳利可


    通讯地址: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 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邮编:300350 版权所有: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