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单位概况
  • 科学研究
  • 科研队伍
  • 人才培养
  • 开放交流
  • 运行管理
  • 党建园地
  • 校友风采
    • 实验室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历任主任
    • 历史沿革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 院士风采
    • 师资力量
    • 人才引进
    • 研究生
    • 博士后
    • 开放课题
    • 仪器设备
    • 内燃动力全国
      重点实验室联盟
    • 科普基地
    • 管理制度
    • 管理团队
    • 支部介绍
    • 支部动态
    • 特色活动
    • 学习专栏
    2020全国两会|黄震:建议政府对汽车动力创新实行技术中立
    发布时间: 2020-05-21 19:12

    汽车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已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其中在汽车产业发展中如何处理好技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非常重要。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水氢发动机汽车,号称车载水可实时制氢驱动车辆,河南南阳市政府为水氢发动机汽车站台,导致民众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前些年我国补贴新能源汽车,巨额财政资金补贴企业的生产和购买环节,引发了厂商骗补丑闻,扭曲了市场价格和需求。我们要更好地界定技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对待企业“创新”和“技术路线”,政府自己挺身而出做裁判,常常偏离了初衷。

    近二十年来是汽车技术发展最快,也是各种动力技术竞争最激烈的时代。从混合动力、纯电动到氢能燃料电池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的国家。同时,传统车用发动机技术突飞猛进,正变得更清洁、更高效,目前发动机污染排放水平已降低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左右,从超低排放走向零水平排放汽车;柴油机和汽油机最高热效率已分别逼近55%和45%。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变革性技术-可再生合成燃料,有望使车用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独立于化石能源,实现汽车碳中性,将为汽车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面对快速发展的各种技术,建议政府应转变职能,在企业科技创新和具体技术路线上,后退一步,不做具体技术的裁判官, 政府保持技术中立原则,平等对待各种技术,使它们享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机会。同时站高一步,从国家利益、社会进步的高度,去制定能耗、排放、二氧化碳法规和标准,以此作为判断技术先进性环保性的唯一依据,促进各种技术快速进步,优胜劣汰。具体说,针对汽车动力,政府在设置科学合理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基础上,采用全生命周期排放算法,评估不同汽车驱动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以最终排放效果,而非依据具体技术路线、实现方式来进行奖励或惩罚,实行补贴中性,通过税收调节来达到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时营造汽车技术发展良好产业环境,让市场和用户去选择最好、最合适、最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

    通讯地址: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 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邮编:300350 版权所有: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