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媒体报道 >> 正文
劳动模范 | 王天友:志存高远怀理想,脚踏实地重实干
发布日期: 2020-12-24 浏览次数: 3120

  王天友,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他热爱科研,勇于创新,在内燃机气流运动研究中取得了骄人成绩;他立德树人,深化教改,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机械类工科人才培养新范式;他锐意进取,凝心聚力,引领学院学科高质量快速发展;他视野开阔,团结协作,打造了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群体创新战斗堡垒。

     20201223日,王天友被授予天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潜心攻关,创新研究给内燃机一副好“咽喉”

  内燃机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动力装置,消耗我国石油总量的60%,是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所以内燃机节能减排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内燃机燃烧包含“油”和“气”两大要素。气道作为内燃机的“咽喉”,是决定“气”的关键,其核心技术长期被世界知名内燃机研发机构所垄断。我国内燃机企业常花费重金到欧美进行技术咨询,单次测试费用高达8万欧元,开发不同机型时要反复咨询测试,不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更是直接制约了我国内燃机行业的自主发展。

  针对这一“卡脖子”问题,王天友脚踏实地地从源头做起,二十年如一日开展基础研究,系统掌握内燃机缸内空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构建内燃机气流“测试—评价—设计”关键技术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内燃机行业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他提出的气流测试方法相比欧美传统技术效率提高5倍以上,解决了气道生产线在线检测的难题。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目前,相关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潍柴、玉柴、上汽、东风等100余家汽车、内燃机企业和军工科研院所,气流试验台市场占有率超过90%,将欧美产品拒于国门之外,协助我国内燃机企业攀登了国1至国6排放法规的六个技术台阶。

深化教改,探索建立机械类工科人才培养新范式

  王天友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积极贯彻和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深入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式改革。他针对大机械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构建了“34为”的保障体系与培养模式;针对动力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出并实践了“蓄内融外,协同互激”的培养理念与培养体系。

  他以天津大学大机械类本科专业为主要对象,提出了融合、共享、创新的改革理念;以国内首个大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大赛为龙头,通过组建跨专业学生团队,开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实现专业融合;通过挖掘科研资源,形成优质课程资源群和学生实践创新中心群,实现资源融合;通过打破教师专业壁垒、实行绩效浮动与分类聘岗,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实现教师融合。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跨学科参与科研项目、多专业组团开展毕业设计,实现基础创新;通过跨院系组队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项目,实现提升创新;通过校企联合方式开展创业项目、成立创客空间和创业公司,实现拓展创新。探索出基础创新—提升创新—拓展创新的创新培养路径,形成了团队为体、科研为源、创新为本、创业为用的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4为”培养模式。

  他以动力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要对象,提出“蓄内融外”的培养理念,构建了“协同互激”的创新培养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学科资源,解决基础知识不足的问题,实现“蓄内”,通过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解决专业技能不强的问题,实现“融外”。另一方面,通过“基础+实践”“学校+企业”“国内+国际”“项目+人才”四个协同体系建设,全方位的培育创新思维,激发实践热情,开阔全球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王天友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后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做好顶层设计,全员发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确保制度接地气,坚持制度不动摇”,这是他开展教学改革工作的心得。

凝心聚力,引领学院学科高质量快速发展

  机械工程学院是天津大学的传统工科学院。2017年担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以来,王天友坚定政治立场,工作锐意进取,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绩效津贴改革、公房收费改革、学科交叉融通等系列改革举措,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发展活力。近年来,机械工程学院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学院三个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均获评A档,成为天津大学唯一的“3A”学院。

  作为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王天友始终聚焦于国家重大需求,为实验室未来发展谋划布局。他认为,科研应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国家需求,并且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重大发展。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结合当前我国船用柴油机自主研发的迫切需求,他组织实验室精干力量,将研究领域扩展至船用柴油机燃烧技术攻关,陆续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工信部低速机创新工程等3个国家级项目。

  加强党建,打造内燃机国重群体创新战斗堡垒2010年至2012年,王天友担任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他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不断加强党建工作,致力特色文化建设,全力打造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群体创新战斗堡垒。他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干事创业相结合,突出强调一个“干”字,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舞党员干劲,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使命。

  在兑现支部争创目标和党员承诺的过程中,他凝心聚力,积极组织慰问老教授、退休党员,开展全体教授与青年教师面对面等活动,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党员的心灵之家;他细化承诺,从支部和党员个人两个层面对目标进行细化;他推动兑现,定期公开提醒各位党员承诺,支部委员责任到人进行指导、帮助和督促,并通过树立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在王天友的带领下,内燃机燃烧学国家实验室先后获得天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天津市工人先锋号以及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党务工作者。 

  王天友潜心科研攻关,尽心服务师生,团结协作发展,用豪迈的志气和充足的干劲诠释了一名劳动模范的优秀品质,为广大教职工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