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末端混合气体的自着火与燃烧过程研究(负责人:陈正,北京大学)
本项目以汽油机高效燃烧技术为应用背景,采用数值模拟为主、理论分析为辅的研究手段,对密闭容器中末端混合气体的自着火与燃烧过程开展研究。本项目发展能够同时准确地模拟压力波、火焰传播以及低温化学反应过程的计算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燃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自着火过程以及自着火之后产生的不同燃烧模态,获得末端混合气自着火与不同燃烧模态的特征及其产生规律,揭示燃料低温化学反应机理对自着火及燃烧模态的影响该研究将为汽油机高效燃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发展自着火与非常规燃烧的基础燃烧理论。
1)末端混合气的自着火特性
采用一维简化理论模型,分析推导出了末端混合气体自着火发生的临界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氢气/空气预混气体在不同工况下(初始压力、初始温度、容器几何尺寸)末端混合气体的燃烧与自着火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取决于初始压力和温度以及容器尺寸,封闭容器内的一维燃烧过程有三种可能:1,无末端混合气自着火的正常传播火焰传播,预混气体完全被传播火焰消耗掉,无剧烈压力振荡;2,末端混合气发生自着火但没有爆轰波出现,有明显压力振荡,对应普通敲缸;3,末端混合气发生自着火且有爆轰波出现,有剧烈压力振荡,对超级通敲缸。揭示了爆轰波形成的机制,发现压力波与化学反应放热两者之间的正相关相互耦合增强是产生爆轰波的关键因素。
另外,通过数值研究了正庚烷燃料的末端混合气自着火过程,揭示了火焰传播速度和容器尺寸影响自着火及最大压强(对应敲缸强度)的规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压强随着火焰传播速度和容器尺寸呈现非单调变化。最大压强取决于自着火发生瞬间未燃气体的被压缩程度和质量。另外,在自着火发生之前,末端气体中发生的正庚烷低温化学反应会降低最大压强。
2)热分层引发的不同自着火模态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负温度系数范围内,由局部冷点引发的正庚烷球形自着火反应面传播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冷点内的初始温度梯度控制了低温化学反应过后的自着火模态。在球形自着火过程中,随着冷点内温度梯度的上升,可以依次观察到超声速爆燃、爆轰、压力波引发爆轰以及亚声速爆燃四种自着火模态。由于球面压力波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减弱,冷点所引发的球面爆轰波与平面情况相比会更难产生,且强度更弱。
另外,研究了低温工况下由于温度梯度导致的正庚烷燃料自着火反应面传播过程。低温下正庚烷的自着火过程包含多个放热阶段,每一个放热阶段会产生相应的压力波,从而导致多个化学反应放热与多个压力波相互耦合,产生多个爆轰波。图3中爆轰波D1是由于高温化学反应放热而形成,而爆轰波D2则由中低温化学反应放热所致。在爆轰波D2出现后,爆轰波D1之前的预混气体被D2消耗掉,因此爆轰波D1演变为激波S1。随着右端预混气体由于自着火而被消耗掉,爆轰波D2演变为激波S2。
发表论文情况:
H. Yu, Z. Chen*, End-gas autoignition and detonation development in a closed chamber. Combustion and Flame, 162 (2015) 4102-4111.
P. Dai, Z. Chen*, Supersonic reaction front propagation initiated by a hot spot in n-heptane/air mixture with multistage ignition. Combustion and Flame, 162 (2015) 4183-4193.
P. Dai, Z. Chen*, S. Chen, Y. Ju,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reaction front propagation in n-heptane/air mixture with temperature gradient.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35 (2015) 3045-3052.
H. Yu, W. Han, J. Santner, X. Gou, C.H. Sohn, Y. Ju, Z. Chen*, Radiation-induced uncertainty in laminar flame speed measured from propagating spherical flames. Combustion and Flame, 161 (2014) 2815-2824.
(二)利用自发电的电磁减振器进行车辆振动能量收获(负责人:WANG XU,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本课题研发一种可再生线性电磁减震器系统替代车辆悬挂阻尼器, 用来发电和车辆减振。使用稀土永磁磁铁和超导线圈材料,构造可再生线性电磁减振器,连续发电能供应电动车辆的电子设备和组件。结果将改善车辆的可持续性,降低燃料或能源消耗和排放,减少污染,提高车辆能量效率。
通过采用 Matlab Simulink 建立了震动能量回收的仿真模型用于参数分析, 研究了路面高度、车辆质量、车辆速度、减振器垂直速度对自发电功率和效率的影响。(一)基于现有的车辆减振器设计,加入铜线圈静子和NdFeB永磁动芯设计,并在振动台上测试。(二)完成了铜线圈静子和NdFeB永磁动芯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自发电减振器动力建模及建模参数识别,并在振动台上完成测试。(三)为了优化自发电的电磁减振器设计,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分析和仿真结果吻合试验结果,取得0.58 W最大输出功率。
发表论文情况:
X. Wang, S. John, S. Watkins, X. H. Yu, H. Xiao, X. Y. Liang, H. Q. Wei. Similarity and duality of electromagnetic and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s. Mechanica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5 (52–53) 672-684.
X. Wang, X. Y. Liang and H. Q. Wei. A study of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s with different interface circuits, Mechanica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5 (58-59) 376-398.
(三)利用OH-PLIF开展掺氢燃料预混湍流燃烧基础研究(负责人:王金华,西安交通大学)
本项目利用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PLIF大型激光测试设备,以及申请人在湍流燃烧研究方面的基础,结合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燃烧激光诊断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经验,系统开展掺氢碳氢燃料预混湍流燃烧特性基础研究。包括利用OH-PLIF技术获得CH4/H2/air预混湍流火焰前锋面图片,通过火焰图片的定量处理,获得湍流火焰速率实验数据及其拟合公式。同时,得到湍流火焰前锋面尺度参数,通过与湍流涡尺度参数和预混层流火焰尺度参数对比分析,理解湍流涡尺度与火焰化学反应尺度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以及掺混氢气对湍流流动与火焰化学反应相互作用的影响。本项目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将提供宽广条件下CH4/H2/air湍流火焰速率实验数据,有助于加深对火焰动力学基础现象的认识,阐明富含氢气对碳氢燃料预混湍流火焰动力学的影响机理,对于湍流燃烧模型的构建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用于指导实际燃烧器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按照项目计划,为了定量研究掺混氢气对天然气燃烧化学反应与流场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搭建了预混湍流本生灯实验系统,利用OH-PLIF(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激光测试方法和预混湍流本生灯实验装置,探测了CH4/H2/air预混湍流火焰,获得了CH4/H2/air预混湍流火焰瞬时前锋面OH-PLIF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获得了湍流燃烧速度和火焰面密度。定量测量了流场参数,结合层流火焰参数,分析了掺氢和湍流强度对火焰前锋面结构的影响,以及流动与火焰化学反应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通过湍流火焰理论与燃烧诊断技术的交叉合作,定量分析了激光诊断系统参数对火焰结构诊断的不确定性。同时,定量研究了预混层流本生灯火焰顶端强拉伸结构和预混层流平面火焰蜂窝状不稳定性结构,发展了火焰动力学理论。
发表论文情况:
Jinhua Wang*, Senbin Yu, Meng Zhang, Wu Jin, Zuohua Huang, Shuang Chen and Hideaki Kobayashi. Burning velocity and statistical flame front structure of turbulent premixed flames at high pressure up to 1.0 MPa.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2015, 68(0): 196-204. SCI: CX0BL.
Wu Jin, Jinhua Wang, Senbin Yu, Yaohui Nie, Yongliang Xie and Zuohua Huang. Cellular instabilities of non-adiabatic laminar flat methane/hydrogen oxy-fuel flames highly diluted with CO2. Fuel. 2015, 143(0): 38-46. SCI: AY6PS.
Jinhua Wang, Zhilong Wei, Senbin Yu, Wu Jin, Yongliang Xie, Meng Zhang and Zuohua Huang. Effects of stretch and preferential diffusion on tip opening of laminar premixed Bunsen flames of syngas/air mixtures. Fuel. 2015, 148(0): 1-8. SCI: CB9YV.
王金华*,俞森彬,卫之龙,金武,谢永亮,黄佐华. 合成气预混层流本生灯火焰顶端 开口机理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 36(8): 1841-1845.
金武,王金华*,俞森彬,谢永亮,黄佐华. CH4/H2/CO2/O2平面火焰细胞状不稳定性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 36(11): 2502-2505.
张猛,俞森彬,金武,王金华*,黄佐华. 预混湍流3D火焰面密度和燃料消耗率的估计.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 36(7): 1578-1583.
(四)DOC+LNT系统脱除柴油机NOx排放的协同机制及影响研究(负责人:王攀,江苏大学)
本项目针对DOC协同LNT技术脱除柴油机NOx排放的热点问题,采用机理分析和台架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DOC和LNT的催化反应机理以及协同影响机制开展研究。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涂覆工艺,制备了不同系列活性组分的DOC和LNT催化剂,建立了催化性能评价机制;基于模拟实验平台,研究了DOC对调节NO/NOx比率的影响,以及DOC协同LNT对存储和脱除NOx的影响机制;利用台架实验研究平台,探究了DOC对LNT催化剂对柴油机NOx排放的影响,分析了DOC+LNT系统脱除NOx排放的协同机制及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柴油机超低排放提供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
1)催化剂性能表征及活性评价
采用XRD、SEM/EDS、TEM、XPS以及H2-TPR对制备的DOC以及LNT催化剂进行表征,以便获得催化剂的表面、内部结构、晶型结构、元素组成以及元素价态等重要信息。BCA催化剂的宽谱表明,催化剂表面除了Ce、Ba、O、C和Al元素,没有其他明显杂质存在。对催化剂Ce 3d的窄谱图分峰拟合后可知,催化剂Ce4+的XPS峰强度明显高于Ce3+,由此说明Ce4+是催化剂中Ce的主要价态,少量Ce3+的存在有利于促进价态不平衡、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氧空位和不饱和化学键,促进NO氧化为NO2,利于NOx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NO2较NO更容易在LNT催化剂碱性存储组分BaO上以硝酸钡或亚硝酸钡的形式吸附)。Ba 3d5/2的结合能最强峰在780.8 eV,且C 1s结合能在289.0 eV附近(碳酸盐物质的特征峰),表明Ba是以碳酸盐形式存在。添加Pt后,催化剂的XPS宽谱图没有显著变化,在结合能314.9 eV处观测到很弱的Pt 4d5/2的特征峰,而没有观测到Pt的最强的4f特征峰(74.1 eV),Pt 4d5/2的特征峰表明Pt主要以Pt0形式存在;而结合能在333.2eV和302.6 eV处的峰值表明一部分Pt也以氧化物(PtOx)形式存在。添加Pt后催化剂表面能吸附更多活性氧,有利于将更多的NO氧化为NO2,提高LNT催化剂的低温NOx存储性能。图2为DOC催化剂Ce3d和Mn2p的XPS谱图,Ce3+的特征峰峰位(885.1~885.8 eV,903.5~904.2 eV)没有被检测,说明Ce元素在催化剂中以4价态存在。Mn 2p3/2的XPS峰形的不对称也进一步证实Mn3+和Mn4+同时存在,这表明催化剂中活性组分Mn以Mn4+和Mn3+混合价态的形式存在。
2)DOC协同LNT存储和脱除NOx作用机制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DOC协同LNT作用下的NOx存储和脱除循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稀燃阶段,NOx溢出浓度逐渐增加,在稀燃阶段向富燃阶段切换时,NOx浓度稳定在190 ppm,且远小于NO进口浓度(500 ppm),表明催化剂未吸附饱和;在富燃阶段,在还原剂H2作用下,NO被迅速还原,NO2浓度迅速增加,形成NOx脱附峰。计算得到的平均循环NOx转换率分别为60.6%和72.7%,与BCA催化剂相比,PBCA催化剂NOx转换率提高了12.1%,表明添加Pt使得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另外,对比研究了NSR与DOC协同NSR的存储和脱除NOx作用过程。NSR催化剂单独作用时,在开始吸附先期,NOx浓度上升较快,约经过1600 s后,NOx浓度上升较为缓慢,直至吸附饱和。从开始吸附至吸附饱和所需时间3600 s。DOC协同NSR作用时,1600 s内NOx浓度上升较慢,且在1600~2000 s内上升较快,从开始吸附至吸附饱和所需时间大大缩短至2000 s,说明加入DOC催化剂后可有效提高NOx存储速度;在还原阶段,NSR催化剂单独作用时,NOx脱附峰中主要以NO2为主,NO含量较少。DOC协同NSR作用时,脱附峰值较小,且NOx脱附峰中NO2所占比例大幅减小。
发表论文情况:
P. Wang*, P. Luo, J.C Yin, L.L Lei, Evaluation of NO oxidation properties over a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 Journalof Nanomaterials, 2016.
L.L Lei*, C. Sun, B. Zhang, W.Y Gu, A simulation study of effect of Mn-Ce/γ-Al2O3 on NOx storage and reduction over Pt-Ce-Ba/γ-Al2O3 catalysts.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
王攀*, 罗鹏, 雷利利, 殷俊晨, 宋金瓯, Pt对Ba-Ce/γ-Al2O3催化剂低温还原和脱除NOx的影响. 内燃机学报, 2016.
王攀*, 殷俊晨, 罗鹏, 雷利利, 宋金瓯, 温度对Mn-Ce/γ-Al2O3催化氧化柴油机尾气NO性能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五)C2烃掺混醇类燃料燃烧特性的实验与模型研究(负责人:李倩倩,西安交通大学)
发动机清洁代用燃料对于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开展烃类燃料掺醇燃料的研究。以C2烃燃料(乙烷、乙烯、乙炔)和不同醇燃料为对象,利用高温高压燃烧弹和高速纹影摄像系统在宽广初始压力及不同掺混比下开展C2烃-醇混合燃料的基础燃烧特性研究。获取层流燃烧速率实验数据与初始压力、掺醇比、混合燃料含氧量、C/O比、C/H比之间的经验关系式,阐明初始条件对火焰内在不稳定性特征的作用机制。构建并优化可适用于预测宽广初始条件下的C2烃-醇混合燃料的C6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基于敏感度分析、反应路径分析和主要物种浓度分析,探究初始条件的改变对主要敏感基元反应、醛类和碳烟前驱物等关键物种浓度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掺醇燃烧对碳烟生成的影响,也可以为常规燃料掺醇的研究提供参考,对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1)C2烃/甲醇混合燃料的层流燃烧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
基于C2烃的层流燃烧速率的实验数据对其机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IM模型和Aramco模型在预测C2H4时和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均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吻合。但对于C2H6,C2H2和纯甲醇燃料,IM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可以更好的吻合,Aramco模型给出的预测值略高于实验值。在此基础上,利用IM模型计算了不同C2烃-甲醇混合燃料的层流燃烧速率,发现在乙烷中掺入甲醇会导致层流燃烧速率在浓混合气一侧明显上升,在稀混合气一侧变化很小,层流燃烧速率的最大值由当量比为1.1偏移到1.2。而在乙烯和乙炔中掺入甲醇则会明显导致层流燃烧速率减小,层流燃烧速率的最大值也分别由1.1和1.3偏移至1.2。
2)甲醇-异辛烷混合燃料基础燃烧特性研究
开展了甲醇-异辛烷混合燃料层流燃烧特性的研究,获取了不同温度下的甲醇-异辛烷混合燃料的层流燃烧速率的实验数据。该数据被用来对I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甲醇掺入异辛烷后,层流燃烧速率明显增大,在浓混合气一侧更加明显。同时,最大值对应的当量比由1.1偏移到1.2。IM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其预测值对层流燃烧速率的最大值的预测效果也非常好,表明IM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验证IM模型在宽广初始条件下的准确度,本研究搜集了文献中已有针对异辛烷和甲醇-异辛烷混合燃料在较高初始压力下的层流燃烧速率实验值对IM模型的精确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IM模型在较高初始压力下的模拟值与实验值也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在较高初始压力下也具有很高精度。研究还进一步开展了不同甲醇掺混比条件下的异辛烷和甲醇的化学反应路径的分析。
3)C1-C5直链醇-异辛烷混合燃料火焰动力学特性研究
研究获得了不同混合气当量比条件下C1-C5直链醇掺混异辛烷的层流燃烧速率的基础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不同当量比下,醇类燃料掺入异辛烷中均会导致层流燃烧速率明显上升,甲醇掺入异辛烷导致层流燃烧速率变化最大,尤其在浓混合气一侧。正戊醇掺入异辛烷所引起的层流燃烧速率的变化最小。乙醇、正丙醇和正丁醇掺入对层流燃烧速率的促进作用居中。本研究还提出了醇-异辛烷混合燃料层流燃烧速率的经验公式,可以更好的预测C1-C5直链醇-异辛烷的混合燃料的层流燃烧速率,尤其是对甲醇-异辛烷混合燃料的预测效果明显提升。
4)高碳混合醇的基础燃烧特性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
采用定容燃烧弹对C6-C8的直链醇的基础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取了不同高碳醇在高温下的火焰发展的纹影图片。研究发现C5-C8直链醇具有非常接近的层流燃烧速率和马克斯坦长度,这一结果与相应的直链烷烃非常相似。此外,对甲醇分别掺混C6-C8直链醇的混合醇进行了层流燃烧特性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甲醇后混合醇的层流燃烧速率在浓混合气一侧明显上升,而在稀混合气一侧略有增大。研究还进一步发展了高碳混合醇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层流燃烧速率的预测效果良好。
发表论文情况:
Qianqian Li, Weijie Zhang, Wu Jin, Yongliang Xie, Zuohua Huang. Laminar flame characteristics and kinetic modeling study of methanol-isooctane blend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Fuel, 184: 836-845, 2016.
Qianqian Li,Wu Jin,Zuohua Huang. Laminar flame characteristics of C1-C5 primary alcohol-isooctane blend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Energies, 9(7), 2016.
Qianqian Li, Yemiao Zhang, Yingjia Zhang, Zuohua Huang. Numerical study on the laminar flame characteristics of acetylene-methanol blends. 11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bustion, Sydney, 2017. Paper No. 240.
张烨苗,李倩倩,黄佐华. 异辛烷/乙醇二元燃料层流燃烧速率的测量与研究. 2017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南京,2017.
(六)面向微型内燃机的荷电喷雾燃烧研究(负责人:甘云华,华南理工大学)
本项目以微型内燃机为应用背景,设计喷嘴直径1mm量级、燃烧室特征尺度1cm量级的微型燃烧器。其创新设计在于具有组合电极、双格栅式结构的荷电喷雾微型燃烧器,可实现微尺度下液体碳氢燃料的稳定与充分燃烧。基于该创新设计和思想,探索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液体碳氢燃料的荷电喷雾机理,建立考虑电场力作用下雾化过程的荷电气液两相流动模型,明确微通道结构设计、电场特性与雾化效果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荷电喷雾燃烧过程的稳定燃烧条件和熄火机理,分析燃烧场和燃烧产物特性。提出采用简单的电学控制方法来实现复杂的燃烧过程控制的新方法,有利于促进燃烧学与电学等学科交叉与发展。
1)设计喷嘴内径0.9 mm、燃烧室特征尺度12 mm,具有单电极(Type A)和组合电极(Type B)构的荷电喷雾微型燃烧器,以液体乙醇为燃料开展了荷电喷雾燃烧实验研究。基于PDA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乙醇液滴粒度分布,分析了液滴的蒸发常数。测量了两种结构、相同工况下的荷质比,模拟了其电场强度分布规律。采用气相色谱,对燃烧后尾气成分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采用组合电极可获得粒度小、分布均匀的液滴分布,并获得较高的燃烧效率。为了解燃烧器性能,实验测量了火焰形态、火焰温度、尾气温度、壁面温度分布、尾气成分,计算了燃烧器壁面热损失、燃烧效率及热效率。
2)考虑电场力作用,建立荷电流体的N-S方程,基于数值模拟求解了射流区及雾化区的电场分布。理论分析了荷电雾化锥-射流模式产生的液锥面受力情况,在液锥垂直面上基于受力平衡建立了力学模型,并根据双曲线模型,求解了液锥的半锥角。发现了无量纲粒径和无量纲流量之间呈现1/2次方的标度律关系。得出了无量纲电流I/I0和无量纲流量Q/Q0的关系。
3)探讨了电场特性与火焰特性、燃烧产物特性之间关系,提出由电场参数间接控制燃烧的方法。开展了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微尺度射流扩散火焰的数值模拟,求解了有、无外加电场下的速度分布规律,尾气成分当中的CO2、O2的二维分布及轴向分布规律。将燃烧系统等效成电路模型,根据电路理论得到火焰等效电阻变化规律。产生的离子电流作为被调量,运用简单的经典PID闭环控制,实现了对火焰的控制。
发表论文情况:
Yunhua Gan*, Xiaowen Chen, Yang Tong, Xia Zhang, Yang Zhang,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meso-scale combustor with electrospray technique using liquid ethanol as fuel,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8, 128: 274-281.
Yunhua Gan*, Yang Tong, Yiguang Ju, Xia Zhang, Haige Li, Xiaowen Chen, Experimental study on electro-spraying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in meso-scale combustors,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17, 131: 10-17.
Yunhua Gan*, Xia Zhang, Haige Li, Yang Tong, Yanling Shi, YuyingYan, The atomization current and droplet size of ethanol in two different small-scale electro-spraying systems,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2017, 87, 228-235.
Yanlai Luo, Yunhua Gan*, Xi Jiang,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DC electric field on a small ethanol diffusion flame, Fuel, 2017, 188:621-627.
Yanlai Luo, Yunhua Gan*, Jinliang Xu, Yuying Yan, Yanling Shi, Effects of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AC electric field on the small-scale ethanol diffusion flame behaviors,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7, 115:1330-1336.
Yunhua Gan*, Xia Zhang, Haige Li, Yang Tong, Yang Zhang, Yanling Shi, Zeliang Yang, Effect of a ring electrode on the cone-jet characteristics of ethanol from electro-spraying combustor,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16, 98: 15-29.
甘云华*, 李海鸽, 张夏, 杨泽亮, 组合电极小型燃烧器的电学及雾化特性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8): 2319-2327. (EI)
甘云华*, 江政纬, 李海鸽. 锥射流模式下乙醇静电喷雾液滴速度特性分析, 力学学报, 2017, 49(6):1-8. (EI期刊)
甘云华*, 陈小文, 李海鸽, 小尺度双网格荷电雾化燃烧器热损失特性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18, 49(1): 375-380.
史艳玲, 甘云华*, 直流电场下小尺度扩散火焰建模与控制仿真, 化工学报, 2016, 67(7): 2777-2783.
甘云华*, 张夏, 佟洋, 陈小文,杨泽亮, 基于双电极荷电雾化的乙醇锥-射流特性,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2):15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