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单位概况
  • 科学研究
  • 科研队伍
  • 人才培养
  • 开放交流
  • 运行管理
  • 党建园地
  • 校友风采
    • 实验室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历任主任
    • 历史沿革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 院士风采
    • 师资力量
    • 人才引进
    • 研究生
    • 博士后
    • 开放课题
    • 仪器设备
    • 内燃动力全国
      重点实验室联盟
    • 科普基地
    • 管理制度
    • 管理团队
    • 支部介绍
    • 支部动态
    • 特色活动
    • 学习专栏
    第36期北洋动力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2-04-30 22:21

    (通讯员 宋康)2022年4月29日15:00至17:00,第36期天津大学“北洋动力论坛”以线上会议和平台直播形式成功举办。本期论坛为燃料电池专场,邀请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章俊良教授作题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铂催化剂和膜电极的开发与应用》的特邀报告,由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焦魁教授主持;邀请了来自中南大学的程义教授作题为《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开发》的报告,由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车志钊教授主持。

    来自高校、企业和研究院所的近200名师生和工程师通过腾讯会议参加了论坛,近1400人次收看了论坛直播。大家围绕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与应用开展了热烈讨论。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铂催化剂和膜电极的开发与应用》报告中,章俊良教授首先介绍了燃料电池低铂膜电极和低铂催化剂研发的重要意义和挑战,分析了其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并结合团队科研工作系统揭示了电极结构和电催化剂物化特性等对超低铂阴极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提出超低铂阴极的设计方案,并分享了在燃料电池电堆等方面的产学研孵化成果。最后,章教授与线上的师生和技术人员开展了热烈互动,细致解答和探讨了电极结构、非贵金属催化剂、超低铂燃料电池的批量生产应用,以及孔径对催化层结构影响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在《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开发》报告中,程义教授聚焦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问题,结合自身研究对燃料电池成本高、系统复杂、氢气成本高、基础设施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介绍了主要科研进展。程教授指出,相对于传统的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LT-PEMFC),高温PEMFC(HT-PEMFC)可简化水/热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加快电极反应动力学速率,从而赋予燃料电池更广泛的燃料选择(如合成气、甲酸、甲醇、乙醇等)。发展HT-PEMFC技术有望解决目前LT-PEMFC面临的水/热管理系统复杂和高纯氢气制取、储存、运输及加注等难题,为燃料电池商业化发展提供新路径。报告后,程教授与大家就高温燃料电池实际表现、单原子催化剂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天津大学“北洋动力论坛”依托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连续举办36期,累计2.1万余人次参加了论坛。论坛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与知名专家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在学科和行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讯地址: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 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邮编:300350 版权所有: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