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日至8日, 第13届天津大学内燃机国际暑期课堂成功举办。今年的暑期课堂与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级高级研修班联合开展,以“双碳目标下的内燃机高功效、低排放核心技术”为主题,邀请了来自美国普渡大学、德国IAV、瑞典查尔姆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德国曼恩公司、德国FEV、奥地利AVL以及天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9位专家学者,面向国内外高校师生、企业及研究院所的技术人员开展免费授课。虽然由于疫情的影响本次暑期课堂的授课采取线上形式,但依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来自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Brunel University London、Lund University、Cardiff University等国内外高等院校,以及潍柴、玉柴、上汽、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比亚迪、AVL、MAN Energy Solutions等国内外企业的共计11500余人次参加了本次国际暑期课堂,并在课后与授课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得到了广大学员的认可与好评。
8月1日,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的Li Qiao教授开展了题为“Prechamber Turbulent Jet Ignition for IC Engines”的讲座。面向实现发动机超高热效率,Li Qiao教授系统地介绍了预燃室喷射点火技术,该项技术同传统火花点火相比,其高速喷射产生多个分布的着火点,从而可以更加快速的消耗燃料、显著拓展稀燃极限、减小循环波动,从而有效提升发动机热效率。
8月3日,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Bengt Johansson教授开展了题为“Combustion engines and the future”的讲座。Bengt Johansson教授的讲座首先探讨了内燃机的未来发展方向,然后详细介绍了在双压缩膨胀发动机(DCEE)中采用氢气压燃技术并实现60.3%超高热效率的研究。
8月4日,北京理工大学吕超副教授开展了题为“Introduction to autonomous driving-How to make cars intelligent”的讲座。吕超副教授围绕汽车智能化前沿的技术方向,介绍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及在环境感知、决策、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方面的一些自动驾驶技术。
8月5日,德国MAN ES公司副总裁Ingo Wilke博士开展了题为“Low Carbon Fuels for Medium Speed Engines – Potential and Engineering Challenges”的讲座,介绍了往复式四冲程发动机在气/液燃料灵活性方面的优势,并探讨了氢气、氨气以及甲醇等零碳燃料在四冲程中速发动机应用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8月6日,德国FEV副总裁Matthias Thewes博士开展了题为“Carbon neutral hybrid powertrains for the future of mobility”的讲座。Matthias Thewes博士首先介绍了混合动力系统如何在2030年前同时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和燃油消耗的大幅降低,然后讨论了混合动力系统转变为碳中和推进系统的可行方案。
8月7日,天津大学林志强教授以“机电耦合式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及工作原理”为题目开展了讲座。在此次讲座上林志强教授课程详细介绍了机电耦合式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及其工作原理,并且介绍了不同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及系统匹配特性。
8月8日,奥地利AVL List GmbH顾荣欣博士和樊思渊博士开展了以“氢气内燃机排放法规趋势及台架测试技术”为主题的讲座,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重点介绍了氢气内燃机的排放法规趋势以及专用测试台架系统的特点,同时两位专家也就氢气发动机与氢燃料电池的对比展开了探讨。
依托于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内燃机暑期国际课堂,自2009年以来至今已成功连续举办了十三届,为国内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青年教师以及研究生提供了与国际一流专家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并在学科和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