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单位概况
  • 科学研究
  • 科研队伍
  • 人才培养
  • 开放交流
  • 运行管理
  • 党建园地
  • 校友风采
    • 实验室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历任主任
    • 历史沿革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 院士风采
    • 师资力量
    • 人才引进
    • 研究生
    • 博士后
    • 开放课题
    • 仪器设备
    • 数据共享
    • 内燃动力全国
      重点实验室联盟
    • 科普基地
    • 管理制度
    • 管理团队
    • 支部介绍
    • 支部动态
    • 特色活动
    • 学习专栏
    姓名 毕凤荣 职称 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 专业 动力机械及工程
    所在系、所 天津大学内燃机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地址 天津大学内燃机国家重点实验室,300072
    电子信箱 fr_bi@tju.edu.cn 办公室电话 022-27407623-8005, 022-27401351
    传真  
    主要学历

    1982,9-1986,7,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1,9-1994,3,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程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8,9-2003,3,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学术经历

    1986,7-1995,12,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汽车教研室,任助教、讲师

    1995,12-1999,11,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任讲师、副教授

    1999,11-2005,9,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器人与汽车研究所

    2005,9-今,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其中:2003.10-2004.1,德国,汉诺威大学机电一体化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车辆及动力机械NVH

    车辆及动力机械动力学

    主要讲授课程

    汽车文化 (本科生48学时)

    汽车动力学 (研究生 24学时)

    现代声学理论基础 (研究生 24学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内燃机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FSAE规则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
    主要科研项目及角色:

    1.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低噪声目标的内燃机噪声源特性识别及结构优化”,2010年3月-2013年3月,项目负责人

    2.天津市21世纪青年科学基金“油气减振器的减振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1997年4月-1999年3月,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民用航空发动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1月-2016年12月,第一参加人

    4.横向合作项目“柴油机用硅油减振器性能测试试验系统”,2012年8月-2014年12月,项目负责人

    5.横向合作项目“ISM11柴油机噪声测试”,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项目负责人

    6.横向合作项目“NGD3.0型柴油机振动噪声测试与分析”,2010年4月-2011年4月,项目负责人

    7.横向合作项目“WP10客车低振动改进设计项目”,2006年12月-2007年12月,项目负责人

    8.横向合作项目“轮式装载机低噪声改进关键技术研究”,2012年8月-2014年12月,第一参加人

    9.横向合作项目“WP7柴油机NVH仿真与噪声控制研究”,2010年8月-2012年8月,第一参加人

    10.横向合作项目“226BL四缸柴油机及配套客车振动控制研究”,2008年8月-2009年12月,第一参加人

    代表性论著

    [1] Bi, Fengrong, Hu, S. Jack, Song, Baoan*, Application of non-Gaussian closure method in automotive chassis non-linear vibration analysis, Forschung im Ingenieurwesen/Engineering Research, 2011, (03): 153-163. (EI: 20114114423833,SCI:  920EV)

    [2] Xianfeng Du, Zhijun Li, Fengrong Bi*, Junhong Zhang, Xia Wang, Kang Shao,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of determin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 for engine block low vibration desig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2,(08): 2238-2246 (EI:000307312000022,SCI:986AP,Corresponding author)

    [3] Xianfeng Du, Zhijun Li, Fengrong Bi*, Junhong Zhang, Xia Wang, Kang Shao, Source Separation of Diesel Engine Vibration Based on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2, (03):557-563.(EI:000302282100019,SCI:918WM,Corresponding author)

    [4] Junhong Zhang, Hai Liu, Fengrong Bi*, Guangjian Ni, Guichang Zhang, Jiewei Lin, Psychoacoustic study on contribution of fan noise to engine nois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2, (04):809-815(EI:20123615396454,SCI:973TL,Corresponding author)

    [5] Jiewei Lin, Junhong Zhang, Guichang Zhang, Guangjian Ni,Fengrong Bi, Aero-engine blade fatigue analysis based on nonlinear continuum damage model using neural networks,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2, (02):338-345(EI:20122315092984,SCI:885GD)

    [6] Xianfeng Du, Zhijun Li, Fengrong Bi*, Junhong Zhang, Xia Wang, Kang Shao, Structural Topography Optimization of Engine Block to Minimize Vibration Based on Sensitivity Analysi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 318-326 (EI: 20113214222560,Corresponding author)

    [7] Xianfeng Du, Zhijun Li, Fengrong Bi*, Junhong Zhang, Xia Wang, Kang Shao, Characteristic Study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Block Based on the EMD Technique of Feature Extracti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1, 93-98 (EI: 20113814354312,Corresponding author)

    [8] Kang Shao, Changwei Liu, Fengrong Bi*, Xianfeng Du, Xia Wang,Junhong Zhang, Vibrating simulation of diesel engine based on multi-body dynamic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1, 706-711 (EI: 20114114419942,Corresponding author)

    [9] 杜宪峰,李志军,毕凤荣*,张俊红,王霞,邵康, 基于拓扑与形状优化的柴油机机体低振动设计, 机械工程学报,2012,48(09):117-122(EI: 20122815233893, Corresponding author)

    [10] 王霞,刘昌文,毕凤荣*,杜宪峰,邵康,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及小波变换的内燃机辐射噪声盲源分离和识别, 内燃机学报,2012,30(02):166-171(EI: 20114614518136, Corresponding author)

    [11] 石岩,舒歌群,毕凤荣*,车辆排气噪声声音品质的主观评价与模型预测, 天津大学学报,2011,44(06):511-515(EI: 20113714322436, Corresponding author)

    [12] 石岩,舒歌群,毕凤荣*,车辆排气噪声声品质仿真计算方法, 噪声与振动控制,2011,(05):62-65(Corresponding author)

    [13] 刘海,张俊红,毕凤荣*,石岩,马维忍, 柴油机辐射噪声预测与低噪声改进设计, 内燃机学报,2011,29(03):265-269(EI: 20112514082274, Corresponding author)

    [14] 石岩,舒歌群,毕凤荣*,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内燃机排气消声器声学特性仿真, 内燃机学报,2011,24(02):205-209(EI: 20112214022207, Corresponding author)

    [15] 张俊红,刘海,毕凤荣*,张桂昌,林杰威,基于心理声学分析的风扇噪声对整机噪声的影响, 内燃机学报,2010,28(06):536-540(EI: 20105213523603, Corresponding author)

    [16] 毕凤荣*,杜宪峰,邵康,张俊红,基于形貌优化的低振动柴油机机体设计, 内燃机学报,2010,28(05):459-463(EI: 20104613383971)

    [17] 张俊红,毕凤荣*,倪广健,基于神经网络的车辆排气噪声声音品质预测技术, 农业机械学报,2010,41(08):16-30(EI: 20103513195390, Corresponding author)

    [18] 石岩,舒歌群,毕凤荣*,刘海,动力总成悬置位置对车体振动能量输入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2009,40(07):25-28(EI: 20093312251348, Corresponding author)

    [19] 张俊红,毕凤荣,胡春林,田新伟,张微,动力设备质量惯性特性参数测取试验台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2009,27(01):81-86

    [20] 王之东,沈颖刚,毕凤荣,基于声强法识别柴油机表面辐射噪声源的研究,噪声与振动控制,2008,(5): 182-184

    [21] 毕凤荣,冷传刚,葛维晶,利用UG二次开发进行参数化设计关键问题的研究,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8,37(3): 25-26

    [22] 王之东,沈颖刚,毕凤荣,翁家庆,李晓宁,柴油机机械噪声与燃烧噪声识别的试验研究,内燃机,2007,(6): 38-46

    [23] 魏凯,毕凤荣,发动机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对整机噪声贡献度的实验研究,小型内燃机和摩托车,2007,36(4): 82-84

    [24] 崔新涛,毕凤荣,王树新,张连洪,桁架材料和结构组合多目标优化设计,天津大学学报,2007, 40(4): 499-502

    课题组成员

    博士后:石岩
    博士:邵康,杜宪峰,王霞,张剑,景亚兵
    硕士:宋震,赵笑春,李娜,于宏志,韩璞,毕晓博,刘宏俊,陆地,田沛

    通讯地址: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 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邮编:300350 版权所有: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